主耶穌的事奉
經文:馬太福音九35-38
前言
主耶穌的事奉有其行動、眼光、禱告,他的行動是走遍各城各鄉,在會堂教訓人、宣講天國福音、醫治各樣病症;他的眼光是看見許多困苦流離的人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,就憐憫他們;他的禱告是請門徒一同祈求莊稼的主(上帝)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。
壹、耶穌的行動-走遍城鄉
太九35:「耶穌走遍各城各鄉,在會堂裏教訓人,宣講天國的福音,又醫治各樣的病症。」
主耶穌說:「所以,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。」(太廿八19)這是主耶穌給門徒的大使命,大使命的對象「萬民」的原文是all nations,就是萬國。耶穌在以色列三年半走遍各城各鄉,那時曾告訴門徒不要到外邦地,先在以色列地傳道就好。耶穌復活後升天前,則吩咐門徒不能只在以色列地,要去萬國。這是因為在不同的階段,任務會不相同。耶穌只有三年半,而門徒可以有幾十年以上的時間,所以應該去各國。應用到我們身上,也應當先從各城各鄉開始,然後應當去各國各民那裡。
單就耶穌的第一代門徒而言,多馬最遠到達印度東南岸的馬德拉斯傳道,最後在那裡殉道,該地現在有基督徒比例30%、是印度基督徒最多、教會最強盛的地方,這是多馬所帶出的果效。彼得最遠到達羅馬,在那裡傳道,最後殉道。保羅比十二使徒走得更遠一些,最遠曾到達西班牙,這是第一世紀他們所能走的最遠範圍。經過一千年,福音遍佈整個歐洲。十七、八世紀以後福音才來到亞洲、非洲。現代的我們可能在最後一個世紀,而最後一個世紀的宣教能力應該媲美第一世紀,甚至要更好、更快。
我們注意,最近加拿大的大火持續延燒,這是一個警訊。若大火不趕快熄滅,可能會造成北美洲的凍土融解,使大量甲烷釋出、加速溫室效應,海平面快速上升。有可能福音尚未傳遍,高雄就被淹沒了;相對的,盡快將福音傳完就不必擔心淹沒的問題,我們要搶時間。耶穌的行動是走遍各城各鄉,我們也要如此,而且還要走遍各國。所以今年我們教會有緬甸短宣,先前也有菲律賓短宣;台灣信義會其他教會已有長宣去尼泊爾、緬甸、伊索披亞,盼望教會宣教的腳步走得越來越穩健。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「各城各鄉」:在辦公室上班,走遍每一張辦公桌也是「各城各鄉」;在所住的社區走遍每一棟大樓也是;如果只專注一棟大樓,則走遍每一樓層、每一戶;學生也可走遍學校各個教室、每位同學。不一定要出國,先走遍自己可以走遍的地方;不搭飛機也可用腳踏車,或學耶穌用走路的,還是可以走遍某一範圍。今天我們面對的挑戰是能否「走出去」。走出去有三件事要做。
一、在會堂裡教訓人
「在會堂教訓人」是針對原來有信仰的人。猶太人被擄後失去聖殿,所以在各地建立會堂聚會。耶穌沒有放棄會堂的人,耶穌不僅呼召海邊的彼得、雅各,也呼召在會堂裡的猶太人,他們本來就有猶太教信仰,相信耶和華上帝,正在實行神的道,他們只是不清楚完整的福音,所以耶穌第一步先以他們明白的事物教訓他們。「教訓人」是指按照他們原已瞭解的更進深去教導他們。
二、宣講天國的福音
教導完他們原已知道的之後,進一步增加他們原本所不瞭解的天國福音,雖然耶穌當時還沒有釘十字架,但還是可以盡可能地告訴他們天國的福音。猶太人當時認為自己是上帝的選民,猶大國將復興,但耶穌告訴他們,天國是「跟上帝建立真實的生命關係」。
馬丁路德所寫的大小問答,包含十誡、使徒信經、主禱文每一句的解釋應用,這三個主題的次序有其重要意義。首先是十誡,教導應該做的,包括敬拜上帝、守安息日、孝敬父母、不可殺人、不可姦淫等,類似耶穌在會堂裡教訓人,教導人生活上該如何遵行上帝的道。接著是使徒信經,講認識三位一體的上帝,第一段談聖父、第二段談聖子,包括耶穌為我們釘十架的福音,第三段談聖靈。
對於第二代以上的基督徒,先教導「十誡」,告訴他該做什麼,使人經歷「立志行善由得我,行出來由不得我」。學習十誡的過程中會發現自己做不到,緊接著教導「使徒信經」,認識耶穌的福音,讓小孩能來投靠耶穌,明白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耶穌。
應用在兒童主日學,十誡這種律法性的內容要教,但不能停留在此。當兒童發現自己常常犯錯、愛發脾氣、和父母吵架等,此時便可切入福音,讓他能親自接受耶穌的十架救恩。「福音」就是要讓兒童從小有悔改的經歷,被聖靈感動承認自己是罪人,知道自己無法達到十誡的要求,需要耶穌的救恩,這樣才會有真實的生命。小孩領受天國的福音,不僅明白重生得救、罪得赦免,還要打開視野,知道自己來主日學不是要做好孩子而已,而是作一位轉化國家社會的天國人才,而且這不是靠自己,乃是倚靠神才能成就。
三、醫治各樣的病症
福音不只是理論,更可實際經歷,從禱告病得醫治開始,耶穌所行的神蹟不只醫治身體,更會證實所傳的天國福音。耶穌的福音更恆久的價值是使人靈魂得救,心靈得釋放,但也能使人身體得醫治,這些都是基於耶穌基督釘十字架的救恩。
這與路德大小問答內容的次序有關係,先教十誡,再教使徒信經(福音),最後教主禱文,也就是操練禱告,而能經歷福音的大能。孩子若從小按這三個步驟帶到神面前,就會成為禱告的人。兒童主日學、堅信班都要做這三個步驟,從兒童、青少年到成人不斷重複。每個人終其一生都需要不斷地重複地從十誡開始,明白自己該做的事,再到使徒信經,認識三位一體的真神、明白耶穌釘十架的福音,最後在禱告中落實。每一循環都更加進深。
貳、耶穌的眼光-看見迷羊
太九36:「他看見許多的人,就憐憫他們;因為他們困苦流離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。」這段經文和賽五十三6有關:「我們都如羊走迷,各人偏行己路。」這正是舊約聖經的縮寫,從創世記到瑪拉基書,百姓都如羊走迷,各人偏行己路。讀聖經除了認識上帝,同時也讓我們看見人的敗壞、困苦流離。從亞當到該隱,到洪水時代,再到洪水後的巴別塔,到後來以色列國,人都如羊走迷。舊約最後一卷瑪拉基書說到有一位預備道路的先知:「他必使父親的心轉向兒女,兒女的心轉向父親,免得我來咒詛遍地。」
耶穌的眼光就是天父的眼光,當天父看見人如羊走迷、困苦流離,耶穌也一樣看見,一樣憐憫他們。我們人看人是看外表,看到工程師、企業家,就覺得對方很好,但耶穌看工程師、企業家,都看見那人是迷失的羊、是困苦流離的。總統來到耶穌面前也是如此。無論行業、地位、收入如何,若沒有耶穌就是如羊走迷的人。
一、他看見許多的人
這段經文的焦點是人。在教會服事要分辯事工和人,我們可能做完事工覺得不錯,但是忽略帶給人的改變。牧師講道也是事工,講完雖然大家覺得很好,但重點是有沒有人在講道中改變;主日學也是如此,辛苦教完後小朋友是否生命改變;敬拜團將音樂盡力呈現後,有沒有人在敬拜中遇見神而改變。事工需要做,但更重要的是人。三民教會四十五週年要辦園遊會,大家屆時辛苦賣力完成,邀請鄰居免費來玩,這很好,但我們若沒有在過程中與他們建立關係,進而幫助他們更接近耶穌,就很可惜。
二、憐憫其困苦流離
在這個時代,所有人都困苦流離。學生要面對課業壓力,往往還被逼得選擇自己不願意讀的科系,讀到跳樓自殺的新聞也時有所聞;就算當老闆,例如郭台銘的企業有員工跳樓,他也不容易處理,也是某種的困苦流離。他們在耶穌眼中都是困苦流離的人,我們若有與耶穌一樣的眼光,就會有使命感。學生看著他品學兼優的同學不是看他分數好或人品佳,而是看到一個可能會下地獄的靈魂、一個困苦流離的人。這樣才會有心為他禱告、傳福音給他。
三、如同羊沒有牧人
聖經裡用羊形容人有重要意義。這裡的羊指綿羊,而非山羊,山羊比較有生存力,但綿羊的特色是沒有牧人就活不下去。牠們在草原上吃草,埋頭一直吃,因為是近視眼,吃到最後連走到懸崖都不曉得,容易墜崖,常需要牧人用杖把牠勾回來。一群綿羊在山頂上,草吃完就不知往何處去,牠們無法靠自己走下山谷到另一個山坡吃草,若沒有牧人,就只好在原來的山頂吃草根,吃完草根就死在那裡。人跟綿羊很像,我們也是濫用地球資源,準備跟地球同歸於燼。人需要上帝的引導,才會避免自我毀滅。
調查報告指出美國人上一代以信靠上帝為榜樣,有些人就算不信耶穌也欽佩信耶穌的人,現在演變成信耶穌的是怪人、異類。以前的人婚前性關係會羞愧,現代人反而是沒有婚前性關係的變成怪人。美國正在流行一股不要信上帝的文化,繼續下去,整個國家將因此敗壞滅亡。臺灣正跟著美國在走這條路,有很大的危機。
參、耶穌的禱告-祈求上帝
太九 37-38:「於是對門徒說:要收的莊稼多,做工的人少。所以,你們當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。」
一、情況:莊稼多工人少
莊稼多、工人少並不只是第一世紀的情況,而是每個時代都如此,就算某一代傳遍,下一代出生後仍然是新的莊稼。就像美國曾經幾乎全國信主,但一代一代出生,稍微忽略年輕人的靈性帶領,他們很容易就變成不信的人。永遠都是莊稼多、工人少。莊稼多可以讓基督徒操練做工不閒懶,所有基督徒信主後都當成為工人。
二、主旨:求主打發工人
耶穌曾一人上山禱告,下山後揀選了十二門徒,並帶領他們做同樣的禱告---求莊稼的主打發工人。門徒跟著耶穌三年半,一開始在以色列的版圖範圍,耶穌升天後幾十年,使徒出去宣教,東至印度,西至西班牙。三民教會的弟兄姊妹未來也能到各地傳道。板橋福音堂的張復民牧師和我同是教會裡的學生門徒,一起在台北真理堂參加崇拜,他是小組長、我也是小組長,都有帶領幾個門徒。如今他在板橋當主任牧師,我在高雄當主任牧師。晚我們一些的于金堂牧師也是同教會的青年,後來去台中慕義堂牧會,開拓十多個全人關懷中心,有些已成為正式堂會。當初耶穌門徒中「多疑的多馬」,後來到印度建立許多教會。所以不要輕看自己,我們每個人都是主所要打發的工人之一。
三、目的:出去收割莊稼
我們當中有些人預備回彰化、苗栗、桃園,不要只是回家,而是按聖經教導,出去收割莊稼。比較遠的可去尼泊爾,比較近的就去到身邊可走遍之處,都是去收割莊稼。
弗六19:「也為我祈求,使我得著口才,能以放膽開口講明福音的奧秘。」保羅是被主打發出去收割莊稼的工人,很需要代禱。這次緬甸短宣團隊,每個隊員都要找10個人當代禱者才能出發,就是這個道理。平時也當如此,傳道人每天、每週講道,需要弟兄姊妹代禱,才能有口才講明福音的奧祕。其實每個人都是工人,都需要有代禱者;例如雄女的學生要在雄女傳福音,就要找人為自己禱告,這會有很大的不同,原本覺得自己沒有口才,代禱後會發現上帝開路,傳講福音有人會信耶穌!
結語
耶穌的行動應當是我們的行動,走遍各城各鄉醫治病、傳福音、教訓人;耶穌的眼光應當成為我的眼光,看見許多困苦流離的人,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,憐憫他們;耶穌的禱告應當成為我們的禱告,「莊稼多、工人少」也是我們現在的情況,我們要一同祈求天父打發工人出去收他的莊稼。而這樣的工人就是我們自己和我們所帶領的門徒。
分享問題
一、耶穌的事奉在行動上有何特色?我們可以如何效法耶穌?
二、耶穌的事奉在眼光上有何特色?我們可以如何學習耶穌?
三、主耶穌的事奉在禱告上有何特色?在這件事上,我們可以如何與耶穌同工?
![endif]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