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行道的天國人

[endif]--經文:馬太福音七13-27

 

吳皇成實習傳道

  感謝主讓我有這機會站在這講台與弟兄姊妹分享神的話,今日我所要分享的經文是「你們要進窄門。因為引到滅亡,那門是寬的,路是大的,進去的人也多;引到永生,那門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著的人也少。」讓我直接想到對應的經文是約翰福音十四6: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。」耶穌是生命的道路,也是真理的道路,若不透過他不可能與上帝和好。但找到這條道路的人少。

  耶穌非常的愛我們,每一個人對他而言,都是極為寶貴的。耶穌在意每個人的需要,他也願意賜福給我們,且要讓我們擁有豐盛的生命,所以耶穌教導我們要進窄門、小路。我的亮光:窄門、小路是生命樹的道路,承認自己的軟弱,讓耶穌來掌管我的生命,學習來倚靠祂,這樣的人比較少;寬門、大路是分別善惡樹的道路,以自我中心,靠著自己行律法,自己做上帝,這樣的人比較多。

  我體會一個關鍵因素:「立志為善由得我,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。」我們驕傲的老我總想著靠自己努力做到,但「三仇敵」─肉體私慾、世界和撒但隨時出沒,不但攔阻我們遵行神的旨意,也扭曲我們對神的認識,影響我們與神的關係,這就是為什耶穌說「找著的人也少」。所以與其不斷在挫敗中灰心自責,不如早早認清「離了神我們什麼都不能做」。定意先來親近祂,享受祂的愛,經歷祂信實的供應和及時的幫助,信任祂、倚靠祂。如果我們願意等候上帝、仰望上帝,上帝的話語會進入我們的心,改變我們的心,以至於我們以上帝為樂,因為愛在我們裏面。不只是因為上帝會幫助我們,而是祂自己成為我們的喜樂,讓我們歡歡喜喜遵行上帝的旨意。

  來到三民教會這些年,我開始從小小的調整做起,比如晨禱,當我開始渴慕早晨來敬拜神,就經歷遇見神的喜樂,這喜樂就是我的動力,使我能自然而然早睡早起,並帶領一家人穩定晨禱、晚禱,因此經歷神的賜福和保守。聖靈也在我生命中工作,從前一發怒就無法止息,現在越來越快改變情緒,甚至可以向孩子道歉。

  進對門、走對路,有主與我們一起承擔,祂的軛是容易的,擔子是輕省的。願愛我們的神透過這分享,幫助我們一同來體驗在愛中與主同行的喜樂與輕省,來享受祂應許給我們的豐盛與平安。

前言

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教導天國人的生活樣式,包括:1.天國八福--有福的天國人,2.成全律法--發光的天國人,3.誡命真義--成熟的天國人,4.連結天父--屬神的天國人,5.屬靈金律--智慧的天國人,6.窄門小路--行道的天國人:說到兩條門路、兩種果樹、兩等根基,強調天國人是遵行神旨意的人,進窄門、走小路乃是生命之道,雖然找到的人少,卻是我們當行的正道。

壹、耶穌的指示

 一、人生道路:進窄門、走小路

  太七13-14:「13你們要進窄門。因為引到滅亡,那門是寬的,路是大的,進去的人也多;14引到(永)生,那門是窄的,路是小的,找著的人也少。」約十四6: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;若不藉著我,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。」

  (一)寬門、大路 VS 窄門、小路

  馬太福音七14講「引到永生」,原文並無「永」這個字,是翻譯者添加的。所謂「生」可能指永生,也可能指生命的豐盛。這裡講引到「生」的「路」,可以聯想到耶穌,因耶穌說:「我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」,根據希臘文的語法,後面的名詞形容前面的名詞,所以意思是「生命、真理的道路」。耶穌是生命之路、真理之路,能將人引到生命及真理裡,也就是天父那裡。至於什麼路好走,並不一定。耶穌在此不強調難或易,而是多與少。寬路、窄路都可能好走或難走,但寬路人多,小路人少。

  (二)分別善惡果 VS 生命樹的果子

  人生道路的選擇從創世記亞當夏娃面對兩棵樹開始,有兩條路擺在人面前,一直到現在每個人都一樣。選擇吃分別善惡樹就是選擇倚靠自己,倚靠自己看似比較自由,但其實會更加艱難,選擇這條路的人很多。多數人是自我中心的,站在以自己為中心的座標上看事情,甚至選擇自己當上帝。選擇吃生命樹,就是選擇倚靠上帝,以上帝為中心,這是小路,看似難走,其實是上好的路,可惜找到這路的人比較少,因為多數人看不到自己以外的上帝。若我們願意移動座標,讓上帝為中心,人生必會更加美好與順利。

  神的道路比較小,一定更蒙福,但通常先苦後甘,所以一般人不輕易踏入。整體來講,有些人比較順利,有些人困難比較多,但這不是重點,重點在於這是正路,就算遇到困難,學習克服,最終能得勝,這是生命樹的道路。

  寬路是世俗的路,世俗是多數世人會去做的事。很多事情本來不對,但因很多人這麼做就積非成是。例如婚前性關係這件事是不對的,但廿一世紀的今天已經逐漸變成是對的;美國、歐洲、中國、台灣,百分之九十有婚前性關係,甚至嚴重到一位高中生或大學生若沒有婚前性經驗,會被視為落伍。這條路真的比較多人走,但事實上都傷痕累累。如果走的是正確之路,剛開始會感覺比較窄、比較少人走,但最後會發現這才是好走的路。

  又如台灣人一窩蜂讀大學,多數年輕人都走這條路,反而有問題,忽略除了讀大學之外還可以做什麼。大學生當中能知道讀大學不只是拿文憑者,屬於少數。只有少數人意識到讀大學必須札實學習,一種是深入學術研究,一種是盡早在產業界實務歷練,畢業後才有前途。多數大學生不願付代價提昇實力,常流連網路作息顛倒。

  信耶穌並非叫人當苦行僧、走苦難的窄門小路,乃是有智慧走正確的路,這是個人的抉擇問題,每個人都要面對要讓上帝為中心或以自我為中心。在此有一個小結論:(1)人多的路不對,人少的路才對。(2)不隨世俗潮流,但走主的道路。

 二、生命內涵:行神旨意、結好果子

  太七17,21-23 :「17凡好樹都結好果子,惟獨壞樹結壞果子。…21凡稱呼我主啊,主啊的人不能都進天國;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進去。22當那日必有許多人對我說:主啊,主啊,我們不是奉你的名傳道,奉你的名趕鬼,奉你的名行許多異能嗎?23我就明明的告訴他們說:我從來不認識你們,你們這些作惡的人,離開我去吧!」

  (一)口說 VS 遵行,恩賜 VS 果子

  本來我們的觀念是呼求主名,就必得救,但這裡提醒我們,有人奉耶穌的名傳道、趕鬼、行異能,卻被耶穌責備說:「你們這些作惡的人離開我去吧!」有兩種解釋,第一種認為被耶穌斥責的是假基督徒,雖然稱呼主啊主啊或醫病趕鬼,但只是做樣子。第二種認為這種人是基督徒,雖有服事,但沒有真正遵行神的話。若採第二種解釋,「作惡」這詞可翻譯作「不守規矩」,「認識」則代表親密關係。事奉主,卻與主沒有親密關係的人乃是「作惡的人」

  雅各書二17:「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。」這信心可能是假的,符合第一種解釋;也可能是軟弱的,符合第二種解釋。

  第二種解釋可以進一步以恩賜與果子的關係來說明。聖靈的恩賜包括醫病、趕鬼、行異能、傳道等。聖靈的果子是愛(仁愛)、喜樂、和平、忍耐、恩慈、良善、信實、溫柔、節制等(加五22)。有恩賜沒果子不能得神悅納,正如林前十三1所說:「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,並天使的話語,卻沒有愛,我就成了鳴的鑼,響的鈸一般。」林前十三章這段聖經說了好幾個「能」,都是講到恩賜的表現,然而有恩賜卻沒有愛是不被神悅納的。我們不僅需要操練恩賜,更要結出聖靈果子,也就是將基督的馨香之氣透過愛心行動彰顯出來,所以傳福音時也當注意愛的表達。小結:(1)口說比較容易,能行才是重點。(2)不僅為主做工,更要結好果子。

 三、生活實踐:行主的話、建基磐石

太七24-26:「所以,凡聽見我這話就去行的,好比一個聰明人,把房子蓋在磐石上;…… 26凡聽見我這話不去行的,好比一個無知的人,把房子蓋在沙土上;……」

  (一)聽道 VS 遵行,砂土 VS 磐石

  耶穌講授天國道理;天國憲章六講,並非聽完就好,再來就應實行。啟一3也有這樣的表達:念、聽、遵守這書上預言的是有福的,啟廿二7又提一次:遵守這書上預言的有福了。因此,耶穌登山寶訓的結尾,就是要門徒去遵行。正如雅各書二22所說 :「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,而且信心因著行為才得成全。」

  猶太人是會行道的民族。猶太人三至五歲背祈禱書一百五十頁,五歲至七歲背摩西五經,七歲至十二歲熟讀舊約及解釋聖經的註釋書----塔木德;那是一千年左右猶太拉比教導的精華,特色是能幫助人實踐神的道。基督教牧師講道和猶太拉比教導的功能很像,耶穌登山寶訓的內容與拉比的教導也有類似之處,聖經已指出原則之處,教導者進一步指出實踐之道。

  我們若僅在家讀聖經可能無法完全了解經文意義,主日在教會聽講道,能多懂一些聖經道理,但不能只是聽道了解就好,更要去實踐。我們的孩童在主日學所學的,也當能實際遵行,才不會如同建築在沙土上,而無法得救或僅僅得救。

  小結:(1)聽道比較容易,去行才是聰明。(2)不建在沙土上,要建在磐石上。

貳、可能的結局

 一、滅亡 vs (永)生

  約三16: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。」

  (一)滅亡=將來去地獄,或現在的迷失;

  一般人看到滅亡就覺得是下地獄,其實希臘原文這字有「迷失」的意思。「滅亡」除了有未來面臨審判之意,也有迷失迷失之意。即使是耶穌的門徒也可能走上眾人走的大路,而那條路是迷失之路。基督徒子女信耶穌,也可能上大學後迷失。若從小信主到二十歲還不懂傳福音、帶門徒,那也是一種迷失。因為不是以耶穌為生命的重心,所以不會去為耶穌作見證。這不是說要天天去向人傳福音,但四年大學多少可帶出幾位門徒。若不這麼做,雖然不能斷定這人沒真正信耶穌,但至少是沒有抓到生命重點的一種迷失。

  (二)(永)生=將來的永生,或現在的豐盛生命

  至於「生」的意義,翻譯聖經的人任為是永生或上天堂,所以把「永」加進去。其實這「生」,可以指現在就能得到的豐盛生命。正如約十10所說:「我來了,是叫人得生命,並且得的更豐盛。」另外,約三16: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至滅亡,反得永生。」一般人對這經文的理解是:「叫一切信他的不至下地獄,反得上天堂。」比較好的理解應該是:「叫一切信他的不至迷失,反而得到豐盛生命。」這樣理解其實比較容易讓人信主,人們對永遠的生命不會太羨慕,因為活七、八十年已經夠多,活到永遠不是什麼好消息。信耶穌可以得到新的豐盛生命,這才是好消息。約壹五11-12:「11這見證、就是神賜給我們永生、這永生也是在他兒子裡面。12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.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。」十一節說「永生」、十二節講「生命」,二者視同一件事,這讓我們注意到永恆不是重點,生命的品質才是重點。永恆是生命的量,豐盛是生命的質。我們得到基督的生命、神的生命,這乃是有能力、智慧、喜樂、平安的生命。所以走耶穌所指示的小路,能使我們不至迷失,並能享有豐盛的生命。

 二、不認識 vs 認識

  (一)不認識=完全沒關係,或沒親密關係

  約十七3:「認識你獨一的真神,並且認識你所差來的耶穌基督,這就是永生。」從字面來看,不認識就是完全沒關係,但其實很可能是指沒有親密關係。「永生」是現在能經歷的,一般人理解「信耶穌,得永生」,會認為是條件關係,但此處清楚強調是一種本質的關係,意即當我們與耶穌親近或有親密關係,此時此刻就正在享受永生。經文說:「這就是永生」,其中並無條件關係,乃是相等關係。與主親密時,同時就在享受永生。

  弗四13:「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,認識神的兒子,得以長大成人,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,」對於已經相信耶穌的人,此處指出「認識基督」是重要的過程。所以一定要與基督有親密的關係,才能長大成人。

  不結好果子等於不行神旨意;行神旨意不只是傳道趕鬼,更要結出聖靈的果子。不結出聖靈果子的人可能是假先知,也可能是不得勝的信徒,是與神沒有親密關係的信徒。日後主說我不認識你。這樣的情況不是下地獄,而是無法進天國,這天國不是天堂,而是禧年國度。無法進天國,乃是指不能與主一同作王掌權。小結:不結好果子=不行神旨意=假先知,或不得勝的信徒。

 三、房子倒塌 vs 房子穩固

  (一)倒塌=未信者的結局,或僅僅得救的情況。

  林前三11-15:「11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……。12若有人用金、銀、寶石、草木,禾楷在這根基上建造,13各人的工程必然顯露,因為那日子要將他表明出來,有火發現;這火要試驗各人的工程怎樣。14人在那根基上所建造的工程若存得住,他就要得賞賜。15人的工程若被燒了,他就要受虧損,自己卻要得救;雖然得救,乃像從火裡經過的一樣。」

  從這段經文看,得救之人有兩種,一種是金銀寶石建造,得神的賞賜,像登山寶訓所說的建在磐石上;另一種雖也得救,卻用草木禾楷去建造生命,將來雖然得救,卻像從火裡經過一樣。所謂從火裡經過,天主教認為是煉獄,但基督教不認同。所謂煉獄,乃是有信主但功德不夠的人要去的地方,一段長時間的歷練後仍可以上天堂。煉獄不是地獄,而是歷練的過程。基督教認為煉獄缺乏根據,但對這段經文也沒有統一的解釋。對末代信徒可能指留在大災難現場,但所有信徒,可能指感覺非常羞愧,但一定不是指地獄。

  耶穌所說的房子倒塌,是指不信不得靜的結局,或是草木禾稭建造的羞愧結局?可能耶穌是一語雙關,兩種情況都有。

結語

  不願意進窄門、走小路,不遵行神的旨意、不結出好果,可能是不信耶穌,也可能是信耶穌但不得勝。滅亡、主不認識、房子倒塌,可能指下地獄,也可能指今生的迷失、羞愧的結局。耶穌的話一語雙關,既可用於假信與真信之辨,也可用於虛信與實信之別。我們不要假信、虛信,乃要好好真信、實信,作個行道的天國人。

分享問題

一、進窄門、走小路對你的意義是甚麼?請分享自己成功或失敗的經歷。

二、遵行神的旨意、結出好果子有何重要性?請分享自己正反面的體驗。

三、關於行道的天國人,自己比較缺乏的是甚麼?可提出分享、代禱。

![endif]--

精選文章
最新文章
主題分類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