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福的天國人
經文:馬太福音五1-12
前言
耶穌傳道,宣告「天國」近了,並呼召門徒跟隨他。接著他在馬太五至七章的登山寶訓中,對門徒説明天國人的生活樣式,可稱之為「天國憲章」。「天國憲章」的第一篇是「天國八福」,即「有福的天國人」,説明耶穌的生命與生活,也説明門徒的生命與生活。
壹、有福的生命
一、這是耶穌的生命
天國八福不僅是耶穌的生命、耶穌的畫像、耶穌的人生觀,也是門徒的生命、門徒的畫像、門徒的人生觀。約壹三1:「你看父賜給我們是何等的慈愛,使我們得稱為神的兒女;……世人所以不認識我們,是因未曾認識祂。」若將天國八福跟未信者分享,他們會感到很奇怪,因為這與世界的價值觀大相逕庭。他們不認識神,不瞭解耶穌的生命,不知道天國的價值觀,所以一定會覺得奇怪。在3-10節提了8次「……的人」,包括虛心的人、哀慟的人、溫柔的人……等等。描述重點在於耶穌和門徒「是怎樣的人」,不是規定我們要做什麼,而是說明我們靠著神可以成為那樣的人。
二、這是神給的禮物
神給的禮物就是耶穌給的禮物,也是聖靈給的禮物。羅六23:「罪的工價乃是死;惟有神的恩賜,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,乃是永生。」神的恩賜就是神給的禮物,在耶穌基督裡是永生,就是耶穌的生命。約三5-6:「5耶穌説: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,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,就不能進神的國。6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;從靈生的就是靈。」因此,基督徒的生命也是聖靈所賜的生命。整體來說,基督徒擁有的新生命乃是三位一體神給我們的禮物,所以能活出天國八福那樣的生命。所以天國八福是宣告與説明,而不是命令或勸勉。
三、這是整全的福氣
天國八福有機地彼此連結,用不同面向説明天國的福。詩一1-2:「1不從惡人的計謀,不站罪人的道路,不坐褻慢人的座位,2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,晝夜思想,這人便為有福!」原文是以「有福」為開頭,按原文次序是:「有福的人不從惡人的計謀,不站罪人的道路,不坐褻慢人的座位,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、晝夜思想。」八福的原文也以「有福」為開頭:「有福了虛心的人;有福了哀慟的人;有福了溫柔的人……。」神對亞伯拉罕説:「2我必叫你成為大國。我必賜福給你,叫你的名為大;你也要叫別人得福。3為你祝福的,我必賜福與他;那咒詛你的,我必咒詛他。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。」(創十二2-3)這裡説到的「得福」就是得耶穌的生命,是擁有永生與八福的人。所以從亞伯拉罕那時就已説明世界有兩種不同的人:一種是有福的人,一種是沒有福的人。不只是個人,也包括萬族萬民。跟神連結在一起的人都是有福的。到了新約,耶穌在登山寶訓中更清楚地説明。
四、這是現在的福氣
經上説「有福了」,這代表是已發生的事實。「必得」也多次出現,表示必定得到,類似已經得到或快要得到。例如第4節:「哀慟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安慰。」哀慟的人不是等到末日才得安慰,乃是現在很快就會得安慰,而且今生、來生都會得安慰。正如大衛所見證的:「2我的心哪,你曾對耶和華説:祢是我的主;我的好處不在祢以外…11祢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。在祢面前有滿足的喜樂;在祢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。」(詩十六2、11耶穌也説:「這些事我已經對你們説了,是要叫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心裡,並叫你們的喜樂可以滿足。」(約十五11))基督徒能喜樂,不是因為沒遇到哀慟、逼迫的事,而是因有主在我們裡面,且連結於永恆:「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;不再有死亡,也不再有悲哀、哭號、疼痛,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。」(啓廿一4)基督徒今生就享有許多福氣,將來還要在新天新地有更美好的生命。
貳、有福的生活
一、虛心→擁有天國(最要命的福)
太五3:「虛心的人有福了!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」虛心的原文是靈裡貧窮、靈裡破產。天國是神的主權地上彰顯,不是一般人說的魂歸天國,以為天國只在天上。其實神掌權之處就是天國,而基督徒身上都有神的掌權。一個自覺靈裡貧窮的人會來投靠主,神的主權就彰顯在他身上。正如林後四7所說:「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,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,不是出於我們。」瓦器代表人,瓦器先清空,才能放進寶貝,也就是人要先放下自己的老我,神這個寶貝才能放進來,神才能充滿我們,並彰顯他的能力。加二20也說:「我已經與基督同釘十字架,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。」我們信耶穌時,就是將舊有的罪人挪去,與基督同釘在十字架上,讓基督進到我裡面活著。因此這是最要命的福氣,讓舊人死,新人才能活出來。保羅在腓三8説:「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,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。我為祂已經丟棄萬事,看作糞土,為要得著基督。」林後十二10:「我什麼時候軟弱,什麼時候就剛強了。」在聖經中許多看似不合理的事,卻是至理名言。在神國中有福的人都是虛心、將萬事看作糞土、軟弱的人,但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他們裡面(羅五5),他們被神充滿、被神扶持,因此能成為剛強的人。虛心的人看似一無所有,卻樣樣都有。
二、哀慟→必得安慰(最難懂的福)
太五4:「哀慟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安慰。」哀慟是心靈破碎之意。詩五六8表達類似的經歷:「求祢把我眼淚裝在祢的皮袋裡。」詩人可能因經歷苦難而流淚,或為自己的罪哀哭,這些經歷對天國人是必要的。我們生活的世界沒有人能不受患難,也沒有人是不犯罪的。所以受患難時,就來尋求的安慰;有罪時也存著痛悔的心來向神認罪悔改,都必得著神的恩惠。
(一)關於苦難
賽六十三9:「他們在一切苦難中,祂也同受苦難……。」這表明神完全了解我們所受的苦難。林後一4:「我們在一切患難中,他就安慰我們,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。」哥林多後書還有不少關於安慰的經文,都説明我們遭患難時,神會安慰我們,並使我們能用這安慰去安慰別人。
(二)關於罪
有本書名是《Hurt people hurt people》,前面的Hurt people是指受傷的人,後面的Hurt people指傷害別人。世界本是受傷、破碎的,從創世記第三章開始,這世界就成為有罪的世界,到處都可看見受傷的人及傷害別人的人。然而詩卅二1說:「得赦免其過、遮蓋其罪的,這人是有福的!」詩五十一17說:「憂傷痛悔的心,神必不輕看。」約壹一9也說:「我們若認自己的罪,神是信實的,是公義的,必要赦免我們的罪,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。」我們若願意在神面前認罪悔改,必然得到赦免、遮蓋、安慰;
保羅對於罪有深刻的認識,主後48年寫加拉太書信時自稱:「作使徒的保羅」(加一1),主後55年寫哥林多前書時說:「我原是使徒中最小的」(林前十五9),主後63年被關在獄中時寫以弗所書時説:「我本來比眾聖徒中最小的還小」(弗三8),他在獄中後期殉道前寫提摩太前後書説:「在罪人中我是個罪魁」(提前一15)。由他身上可看見,越認識上帝、越深看見自己是個罪人,更要常常認罪悔改,但也因此更得神的安慰。
三、溫柔→承受地土(最挑戰的福)
太五5:「溫柔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。」詩卅七34:「你當等候耶和華,遵守他的道,他就抬舉你,使你承受地土。」創十三5-12敘述亞伯拉罕和羅得的牧羊人彼此相爭,亞伯拉罕為了和睦,提議兩家分開,並讓侄兒羅得先選土地,這就是溫柔。而神賞賜給亞伯拉罕的土地其實更好,因為溫柔的人必承受地土。民十二3:「摩西為人極其謙和,勝過世上的眾人。」摩西遇到反對他的情況,通常是跪下來禱告,不以自己為兩百萬人的領袖就驕傲。神不讓他進迦南地時,他連一句爭論的話也沒有。溫柔就是等候神、不強取、可得寧不得。這不是指個性上的溫柔,而是靈性上的溫柔。摩西沒有得到地土,沒有進到世上的迦南地,但他得到天上的迦南地,由登山變像時他出現在其中可確知(太十七3)。
太十一29:「我心裡柔和謙卑,你們當負我的軛,學我的樣式;這樣,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。」耶穌是溫柔的最佳榜樣,他去世之前沒有得到地土,但他復活後宣告説:「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。」(太廿八18)這表示包括地土都賜給他了。然後又説:「你們要去,使萬民作我的門徒。」(太廿八19)這使萬國的人民都作主的門徒,不是用刀劍而得,而是用溫柔、愛、生命影響生命。地土也包括人的心,地上萬民的心要得回來,地土也要得回來,至終在千年國度時會如啓十一15所說:「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。」以及來十一16所說的:「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,就是在天上的。」這也是啓廿一、廿二章的新天新地。
四、飢渴慕義→必得飽足(最上算的福)
太五6:「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飽足。」飢渴慕義是渴慕擁有神的義,但不等於完美主義,這牽涉到律法與福音的分辨。完美主義的人用律法的方法,靠自己使各樣的事變得完美,或讓他自己所注重的事變得完美,生活很有壓力。然而福音的方式是知道自己做不到,渴慕有神的義,來到神面前就擁有完美的義,這完美的義起先是地位上的稱義,漸漸在生活中也能行出義來,就是成義。如同來四16所說:「我們只管坦然無懼的來到施恩的寶座前,為要得憐恤,蒙恩惠,作隨時的幫助。」約六37也說:「凡父所賜給我的人必到我這裡來;到我這裡來的,我總不丟棄他。」我們能夠完美,是因耶穌將他的完美給了我們,而不是我們自己行律法變得完美。但我們還要繼續走成義的路,如詩一三九23-24所說:「23神啊,求你鑒察我,知道我的心思,試煉我,知道我的意念,24看在我裡面有什麼惡行沒有,引導我走永生的道路。」神給我們行善的能力,因此我們能得飽足。
五、憐恤人→必蒙憐恤(最豐盛的福)
太五7:「憐恤人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蒙憐恤。」憐恤跟神的慈愛有關,也跟我們與神的關係有關,若跟神沒關係就不可能有憐恤;憐恤是從神而來的愛,並藉由我們給出去,如同約壹三17-18:「17凡有世上財物的,看見弟兄窮乏,卻塞住憐恤的心,愛神的心怎能存在他裡面呢?18小子們哪,我們相愛,不要只在言語和舌頭上,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。」看見別人的需要而付出實際行動,那就是愛神的人,是憐恤人的人。這樣的行動初代教會的門徒們做得很好。
《羅馬帝國衰亡史》這本書的作者描述第一至第三世紀的基督徒何等彼此相愛及愛人。他們之所以能如此行,乃因先被神的愛、神的憐恤所充滿,所以憐恤人的人,必定自己先蒙憐恤。神的慈愛包括赦免人的罪、醫治人的疾病,正如詩一百零三3、11所說:「3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,醫治你的一切疾病。……11天離地何等的高,他的慈愛向敬畏他的人也是何等的大!」因此弗五1說:「你們該效法神,好像蒙慈愛的兒女。」神既給人赦罪和蒙醫治的恩典,我們就要去傳福音、為別人得醫治禱告,也可以學醫來幫助人得醫治。早期的醫生、醫學院是從修道院開始地,那些修道士去研究醫學幫助人,他們相信醫學是與神同工的。末後的日子災難會更多、更大,需要也會更多,我們應預備自己滿足這世代的需要。
六、清心→必得見神(最長久的福)
太五8:「清心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得見神。」清心就是清潔、單純、專一的心,正如雅四8所說:「你們親近神,神就必親近你們。有罪的人哪,要潔淨你們的手!心懷二意的人哪,要清潔你們的心!」清新的人思想天上的事,如同西三2:「你們要思念上面的事,不要思念地上的事。」詩廿七4:「有一件事,我曾求耶和華,我仍要尋求: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,瞻仰他的榮美,在他的殿裡求問。」信主後,今生在靈裡就能看見神,將來還能用肉眼看見神。
我們生命的優先次序是神→家庭(配偶、兒女、父母、兄弟姊妹)→工作→朋友。我沒有把教會放進去,教會也包含神、家庭、工作、朋友。一個人注重教會,可能表現在親近神、牧養家人、愛做教會事工,或關懷弟兄姊妹等各方面。
清心的人把神擺第一,不清心的人則把家庭或工作、朋友擺第一。所以來教會不只工作服事,或跟教會的人有美好的相處連結,乃是要先親近神、敬拜神,才有後面的家人、工作、朋友的關係。此外,清心的人也能看清事物的價值意義,天上永恆的事物會比地上短暫的事物更有價值意義。若幫助人遇見神,就具有永恆的意義。
七、使人和睦→稱為神兒子(最寬廣的福)
太五9:「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!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。」和睦是與神與人和好、有平安。希伯來文的shalome也指健康、豐滿的生命。西一21-22:「21你們從前與神隔絕,因著惡行,心裡與他為敵。22但如今他藉著基督的肉身受死,叫你們與自己(神)和好。」若要讓人跟神和好,就要傳福音給人。弗二14:「因他使我們和睦,將兩下合而為一,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。」「兩下」合而為一是指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,也可延伸為人與人之間因著耶穌的生命能夠和睦。所以傳福音、帶門徒要落實彼前四8:「最要緊的是彼此切實相愛,因為愛能遮掩許多的罪。」大使命的傳福音和大誡命的愛人如己密不可分。若明白屬靈爭戰的三仇敵:魔鬼、世俗、私慾,就可用正確的屬靈真理把三仇敵打敗,例如夫妻吵架,得回和睦。太五23-24:「得罪誰就要去跟那人和睦」;十八15:「若有人得罪我,就去找他。」不管我得罪人或別人得罪我,都要主動尋求和睦。也要在社會作光鹽,把和睦帶進社會(太五13-16),並為城市求平安。
八、為義受逼迫→擁有天國(最榮耀的福)
太五10:「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!因為天國是他們的。」為義受苦就是與主同受苦、同得榮耀。西一24:「現在我為你們受苦,倒覺歡樂;並且為基督的身體,就是為教會,要在我肉身上補滿基督患難的缺欠。」由徒九1-4的記載可知,耶穌現在還在受苦,並非高高在上。當時掃羅往大馬色的路上要去逼迫基督徒時,耶穌向他顯現説:「掃羅!掃羅!你為什麼逼迫我?」因此,當教會受逼迫、受苦時,就是耶穌受逼迫、受苦。為義受苦、受逼迫,是與主最親密的時刻,神的榮耀就在我們身上,我們當然就擁有天國,如同彼前四13-14所說:「13…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,使你們在他榮耀顯現的時候,也可以歡喜快樂。14你們若為基督的名受辱罵,便是有福的;因為神榮耀的靈常住在你們身上。」林後四17也說:「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,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、永遠的榮耀。」為義受逼迫,天國的榮耀就在這樣的人身上。這跟虛心的人擁有天國稍有不同,虛心的人所得的是神的豐盛;受逼迫的人所得的是神的榮耀。殉道者的血,成為教會的種子,尤其第一到第三世紀之時,如今是最後一個世紀,也有最多的殉道者。
結語
第一福:虛心跟驕傲相對,是最要命的福。
第二福:哀慟跟自義相對,是最難懂的福。
第三福:溫柔跟抓取相對,是最挑戰的福。
第四福:飢渴慕義跟自滿相對,是最上算的福。
第五福:憐恤跟自私相對,是最豐盛的福。
第六福:清心跟情慾相對,是最長久的福。
第七福:使人和睦跟隔絕相對,是最寬廣的福,因為直到地極。
第八福:為義受苦跟安逸相對,是最榮耀的福。
分享問題
一、有福的天國人擁有怎樣的生命?這生命是怎麼得到的?
二、有福的天國人擁有怎樣的生活?請每人分享其中兩種生活樣式,也分享自己的相關經歷。
三、你是否願意得到天國人的生命、活出天國人的生活?有何相關困難?可提出分享、代禱。
![endif]-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