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以利亞與以利沙

經文:列王記上十九19-21、列王記下二1-15

前言

  以利亞揀選以利沙來跟隨他之後,事奉大有權柄,包括宣告亞哈、耶洗別、亞哈謝的罪惡與審判,又兩次使火從天降下,燒滅五十夫長和所帶領的五十人。以利沙忠心跟隨以利亞,以利亞即將昇天時,從吉甲出發,經伯特利、耶利哥,到約旦河。以利沙緊緊跟隨,至終看見以利亞昇天,而得著加倍恩膏,接續以利亞作先知。

壹、以利亞揀選以利沙

 一、以利亞的誠意

  「於是,以利亞離開那裡走了,遇見沙法的兒子以利沙耕地;在他前頭有十二對牛,自己趕著第十二對。以利亞到他那裡去,將自己的外衣搭在他身上。」(王上十九19-21)「遇見」一詞在中文裡帶有偶然、未經安排之意,比較合適的翻譯為「看見」,因為以利亞是被上帝吩咐去膏以利沙作先知(王上十九16),並非剛好遇到以利沙。以利沙擁有十二對牛,代表家境很好,因為普通家庭通常只有一、兩頭牛。此外,以利沙正在耕地,表示他是勤勞的人。應用於今日,獻身全職事奉的人,肯定原本就正在事奉,或在社會上有正當職業,是有勤奮特質的人,並非找不到工作或缺乏收入,才去當傳道人。以前長老會流傳一個笑話:長老的大兒子很會讀書去當醫生、二兒子還算優秀去當工程師、三兒子程度尚可去當老師、小兒子樣樣不行只能去讀神學院。這或許有部分的事實,提醒我們,並非把比較差的獻給神,乃是要獻上最優秀的人才,如同以利沙被神揀選一樣。以利亞去膏以利沙的行動顯出兩種誠意。

  (一)主動尋找

  以利亞並非等著以利沙來找,乃是主動去尋找以利沙。撒母耳膏掃羅、大衛,也是主動去尋找並且膏他們。耶穌也主動尋找撒該,他到耶利哥城,呼叫在樹上的撒該,進入撒該家,拯救撒該,撒該後來更成為傳道人。使徒行傳中,巴拿巴奉差遣到安提阿教會去堅固信徒,他想到在大數的掃羅(保羅)是一位可造之材,就主動去找掃羅來安提阿一起建立教會(徒十一26),後來兩位一同被差派去海外宣教。如果你是資深的同工,要扮演以利亞的角色,主動尋找年輕的世代。今年「宣教150承先啟後」聚會中,有一個年長傳道人交棒給年輕傳道人的儀式,表達傳承的重要。以利亞原本的事奉是孤單、沈重的,也會驕傲、自憐,可是當他得到以利沙後,就變得輕省了,並且更有能力。我的事奉也是主動尋找、栽培年輕同工,而能貢獻教會、高雄、台灣、普世宣教。如果不注重傳承,當現有的牧者老了,就沒有年輕牧者能夠承接了。

  (二)為他披袍

  上帝吩咐以利亞去膏以利沙,以利亞並非用膏油,而是為以利沙披袍。上帝還吩咐以利亞去膏哈薛,但以利亞並沒有做這事,乃是間接透過以利沙去告訴哈薛要作亞蘭王。所以當神說去膏一個人時,不一定是指用油膏抹,披袍也可以;也不一定本人去做,由繼任者去執行也可以。此外,受膏後不是馬上擔任職份,大衛受膏,沒有立即作王,乃是開始預備自己,接受多年的磨練,而後能夠承接王位。以利沙被膏也不是立刻接續以利亞的位置,而是開始跟以利亞學習。應用於今日,我們接受聖靈的膏抹、充滿,乃是要更切實地操練作門徒,而後擔任實習傳道,最後成為成熟的傳道人。

 二、以利沙的決心

  「以利沙就離開牛,跑到以利亞那裡,說:求你容我先與父母親嘴,然後我便跟隨你。以利亞對他說:你回去吧,我向你做了什麼呢?以利沙就離開他回去,宰了一對牛,用套牛的器具煮肉給民吃,隨後就起身跟隨以利亞,服事他。」(王上十九20-21)

  (一)告別父母

  前一節經文說以利亞為以利沙披袍,本節又說以利沙離開牛跑到以利亞那裡,由此可推知以利亞為以利沙披袍後,走離開一段距離,為的是讓以利沙能禱告思考是否要跟隨以利亞。以利沙沒有猶豫,很快就決定了,向以利亞說:「求你容我先與父母親嘴,然後我便跟隨你。」路加福音九章有類似的話語:「那人說:主,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。」耶穌回答:「手扶著犁向後看的,不配進神的國。」這人的回答和以利沙的回答很相似,為什麼耶穌會說他不配進神的國?其實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況。

  在猶太人的慣用語中,「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」,意思是等我父親有一天去世,我為父親辦完後事之後,(才來跟隨你)。現在有些人會說等父母親去世後才來信耶穌,或者會說等父母親去世後再獻身傳道,因為還要照顧父母。這樣的等候其實是拖延,使上帝的恩典延後。等父母去世後才信主,等於父母完全沒機會信主。等父母去世才獻身傳道也太慢了,因為年輕的歲月很寶貴。我已經傳道三十幾年,而我父親四年前過世,如果我是帶著上述心態,就等於現在才剛出來傳道不久,實在年紀太大了。教會界許多有影響力的牧者,都是年輕時就獻身。若願意一生帶職事奉也很好,例如章啟明長老,對國度很有貢獻。不論帶職或全職事奉,都需要在年輕時就要好好擺上,而非等父親去世才擺上。

  以利沙回去親嘴只需簡短的時間,而非幾年的時間,這表示以利沙很有決心。此外,他不是先與父母商量後才做決定,他相信父母親不會攔阻他,父母也確實未攔阻他。由此可知,這家庭本來就是敬虔愛主、獻給神的家庭。

  (二)告別村民

  以利沙回去宰牛給眾民吃,可看出他有慷慨特質,以及與村民保持良好關係。宰牛可能也有獻祭的意味,獻給神並且眾民可以一同來吃。燒掉套牛的器具意味著從此以後以利沙不再做趕牛的工作,雖然他不再趕牛,但所剩的十一對牛也許可以出租,讓父母親養老,而以利沙要專心跟隨以利亞、服事上帝。

貳、以利沙跟隨以利亞

 一、路程~從吉甲到約旦河(王下二1,2,4,6)

  略過以利沙跟隨以利亞後那幾年的過程,最後這段路程非常重要,就像是以利沙跟隨以利亞完整過程的一個縮影。這段路程的四個地方各有其屬靈意義:

  (一)吉甲:代表以割禮勝過肉體

  原本神吩咐亞伯拉罕的後裔都要行割禮,但在曠野中的以色列百姓卻未行過割禮,當約書亞帶領以色列百姓來到吉甲,百姓都行割禮(書五9),代表除去過去肉體的羞恥、汙穢(西二11),神的選民聖潔後,才能承受產業。

  (二)伯特利:代表以祭壇勝過世界

  伯特利是亞伯拉罕最早建立祭壇之地(創十二8),是迦南地中第一個獻給耶和華上帝的地方。這祭壇使得神應許將迦南全地賜給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的後裔。亞伯拉罕之後遇到饑荒,往南走到埃及,在埃及為了自己保命而使妻子遭遇危險,神搭救後,亞伯拉罕再次回到伯特利重修祭壇,藉著與神重建關係,挪走埃及不好的影響。埃及代表世界,所以伯特利具有以祭壇勝過世界的意義。

  (三)耶利哥:代表以主道勝過撒旦

  耶利哥是以色列百姓進迦南後所攻下的第一座城。耶利哥原本是被撒旦掌控、充滿罪惡的城市(書六26),以色列百姓沒辦法靠自己的能力攻下耶利哥,乃是倚靠神的道,神指示百姓繞行耶利哥城,每天一圈、第七天繞行七圈,當百姓如此行時,城牆就倒塌了。如同以弗所書六12-17說:「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,乃是與…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…拿著聖靈的寶劍,就是神的道。」神的道是攻擊的武器,能夠勝過撒旦。

  (四)約旦河:以十架勝過死亡

  約旦河分開,他們從乾地而過(王下二8),就像摩西過紅海,都有勝過死亡的涵意,原本被水淹沒是死亡,但從水中上來乃是得到復活生命。如希伯來書二14所說:「他也照樣親自成了血肉之體,特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,就是魔鬼,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。」腓立比書三10~12:「使我認識基督,曉得他復活的大能,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,效法他的死,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裡復活。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,已經完全了;我乃是竭力追求,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要我得的。」保羅倚靠主給他復活的生命,因此能夠勝過死亡及各種挑戰。

  過去我們知道屬靈爭戰的三仇敵是肉體、世俗、魔鬼,這裡再加上死亡,共四個仇敵。我們能藉著割禮、祭壇、主道、十架來勝過這四個仇敵。他們走這四個地方並不順路,吉甲靠近約旦河,以色列人過約旦河後先到吉甲;伯特利在吉甲西邊、耶利哥西北邊;耶利哥則在吉甲南邊。所以他們先往東來到吉甲,再往西去到伯特利,又往東到耶利哥,最後過約旦河。這樣的路程表達重要的屬靈含意,是以利沙跟隨以利亞的縮影,也是我們一生要學習的課題。

 二、態度~態度決定高度(attitude determines altitude)

  在生命成長的過程中,我們會學習很多知識、操練各種才幹、恩賜,然而態度更為重要。如果態度不正確,我們就不容易有好成就,也不容易被神使用。在以利沙跟隨以利亞的過程中,可看到以利沙有以下七點正向態度:

  (一)堅持:我必不離開你

  以利亞三次說:「耶和華差我往…去,你可以在這裡等候;」以利沙三次說:「我必不離開你。」(王下二2,4,6)以利亞分別要去伯特利、耶利哥、約旦河,都對以利沙說你可以在這裡等候,這是以利亞對以利沙的考驗,而以利沙也三次都堅持要跟隨以利亞,因為他知道以利亞將被接昇天,如果他未在以利亞被接昇天時看著他,就沒辦法得著加倍恩膏。耶穌的門徒緊緊跟隨耶穌三年半,包含實質的生命影響、恩膏傳遞,這是緊密相連的結果,也如諺語所說:有其父必有其子、名師出高徒。應用在今天,如果師傅在做工,讓門徒先去休息,但門徒堅持幫忙師傅,等事情做完再一同休息,師傅通常會喜歡這種堅持的態度,門徒也能因此學到更多。

  (二)敏銳:我知道,不要作聲

  先知門徒兩次說:「耶和華今日要接你師傅離開你,你知道不知道。」以利沙兩次說:「我知道,你們不要作聲。」(王下二3,5)福音書中獻上真哪噠香膏的馬利亞,也是靈裡敏銳耶穌即將受死,而能及時獻上。以利沙敏銳知道師父即將被上帝接走,所以把握最後的時間來跟隨師父。有時我會提醒弟兄姊妹,牧師每主日以及每天晨禱分享信息,不一定一直都能這樣,你們要好好把握每一次機會,平常能夠來主日及晨禱就盡量來。不要以為牧師一直都會在,就輕忽了,等哪一天你決定要來時,也許牧師已經不在這裡。要知道師父並非永久待在身邊,要有敏銳的心,把握機會跟隨師父。

  (三)渴慕:願感動你的靈加倍的感動我

  「過去之後,以利亞對以利沙說:我未曾被接去離開你,你要我為你做什麼,只管求我。以利沙說:願感動你的靈加倍地感動我。」(王下二9)以利沙並沒有求金錢財富,而是求感動以利亞的靈加倍地感動我,如同所羅門王向耶和華求智慧(王上三9),上帝嘉許所羅門,所以不僅給他所求的,連沒有求的也給他。二十年前我曾去河南培訓,有一群年輕人準備被差派到其他省分宣教,牧者們為他們禱告,我問其中一位需要甚麼,回答說:「願聖靈充滿我,與我同在。」這讓我印象非常深刻,因為他們只帶著單程車票的錢就要出發了,但他沒有求上帝供應,保守路程平安等,乃是單單求聖靈同在,如同以利沙所求所渴慕的一般。

  (四)專注:你若看見我,就必得著

  「以利亞說:你所求的難得。雖然如此,我被接去離開你的時候,你若看見我,就必得著;不然,必得不著了。」(王下二10)以利沙並不曉得以利亞何時被提,所以需要一直看著他,這是一種專注。有些講員分享信息時,會要求聽眾不能上廁所,因為每一句話都很重要,不能漏掉。聽起來很嚴格,但真的很重要。其實你可以聚會前先去廁所,聚會中就能專注,這是一種正確的態度。

  (五)尊榮:我父啊!我父啊!

  「以利沙看見,就呼叫說:我父啊!我父啊!以色列的戰車馬兵啊!」(王下二12)我們向師父學習,有時不一定是教導內容好不好的問題,而是取決於我們對師傅的態度。如果我們不覺得師父夠資格來教我,那我怎麼可能從他學到什麼呢?所以要去尊榮師父。夫妻關係之間,對方的好壞也不只是取決客觀事實,還包含主觀的認知。如果你認為配偶很好,就會從他得好處;如果你不覺得配偶很好,婚姻就會變成食之無味、棄之可惜。每個人身上都有優點與潛能,重點是你要能看見,若跟一個有內涵的人相處,但是你不懂欣賞,就無法得著甚麼。孔子說:「善待問者,如撞鐘。」《禮記‧學記》你要懂得問,才能學到許多好東西。所以保持對師傅的尊崇態度會得著很大的恩膏、傳承。

  (六)信心:用以利亞的外衣打水

  「他拾起以利亞身上掉下來的外衣,回去站在約但河邊。他用以利亞身上掉下來的外衣打水,說:耶和華以利亞的神在那裡呢?打水之後,水也左右分開,以利沙就過來了。」(王下二13-14)過去是以利亞行神蹟,以利亞昇天後,以利沙也願意來嘗試,這是一種信心的態度。應用於今日,很多人覺得傳福音、個人佈道非常困難,但最重要是憑信心去操練。我和釗弘弟兄曾經有一次到板橋參加聚會,在前往聚會地點的路上,遇到一位問路的年輕人,雖然只是問路的簡短時間,我就抓緊機會向他傳福音,帶他信主。釗弘見識到牧師傳福音的功力,也很得幫助。這就像以利沙看著以利亞所做的,而後也照著做。萬事起頭難,但只要你願意去試,有一個信心的態度,就會得著恩膏。擅長為人禱告醫治的張茂松牧師曾分享,他起初為人禱告時都沒人得醫治,但他願意繼續嘗試為人禱告,直到第100次時終於有人得醫治,之後就越來越順,這就是信心。願意嘗試,讓上帝能透過你來工作。所以越不敢傳福音的人,越需要去嘗試,一回生兩回熟,越傳越熟練,所傳福音的內容也越來越完整,就會越多人會相信你所說的。

  (七)接受:先知門徒迎接、俯伏

  「住耶利哥的先知門徒從對面看見他,就說:感動以利亞的靈感動以利沙了。他們就來迎接他,在他面前俯伏於地。」(王下二15)先知門徒對以利沙俯伏於地並非偶像崇拜,乃承認以利沙是他們的領袖。以利沙沒有推卻,而是接受,因為他渴慕感動以利亞的靈加倍感動他,神也透過先知門徒來印證他的領袖地位。華人的個性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會故作謙卑,明明心裡想做,但表面卻說不要,這不是真正的謙卑。其實以利沙承接這個職份非常危險,因為以色列的君王還在拜偶像,有可能追殺、逼迫先知的領袖。但以利沙存有正確的態度,願意接受神給他的這個領袖職份。

結語:

  以利亞揀選以利沙,以利沙跟隨以利亞,這是一個很美的組合。以利亞的事奉不再孤單,以利沙也從師父得到完整的裝備,包括對付肉體、勝過世界、勝過撒旦、勝過死亡等。以利亞昇天前,以利沙祈願得著加倍恩膏;以利亞昇天時,將外衣留給以利沙,以利沙得到傳承,能做以利亞所做的,且能做更大的事。耶穌曾說:「我所做的事,信我的人也要做,並且要做比這更大的事。」(約十四12)更大的事不是指一對一的比較,而是門徒所做的事加總起來,能更勝於師父。耶穌將福音傳遍以色列地,但門徒們卻將福音傳遍全世界,這就是更大的事。在個人事奉中,要相信你的門徒會做比你更大的事。願我們當中也不斷有像以利亞與以利沙的傳承!

分享問題

一、以利亞如何揀選以利沙?以利沙如何回應?分別如何應用在你身上?

二、以利沙如何緊緊跟隨以利亞?有哪些必經路程?有哪些重要的態度?你個人感受最深的是什麼?如何應用在自己身上?

精選文章
最新文章
主題分類
bottom of page